國考證監會面試 五大難點快速突破
01問法靈活
縱觀全國公務員面試,“反套路、反模板化面試”已成為趨勢,面試形式、面試題型不斷創新。聚焦證監會面試,2016-2019年的命題形式相對比較傳統,而2020年命題形式有所創新,在設問上,出現了一題兩問的結構。
這一方面要求考生審題要準確,答題要有針對性,切莫泛泛而談、內容空洞; 另一方面也啓發考生要有前瞻意識,提前適應不同題型的問法變化,積極訓練創新題型。
考生問題 - 1、粗心大意。訓練較少,導致看題馬虎,忽略第二問。
- 2、審題不準。抓不住題幹關鍵詞,答題無重點,內容空泛。
中公解決方案 - 1、強化審題,抓住重點。專設審題訓練,增設特殊問法題型,以教師分享審題方法、小組頭腦風暴探討等形式,幫助考生提高審題能力,抓住答題重點。
- 2、對症下“藥”,針對練習。結合證監會考情,在《習題集》《模擬題》中設置靈活問法題型,有針對性地訓練,幫助考生在模擬、答題中,適應不同形式的設問,精準應考。
02高時效性
在結構化題目中,注重考查社會、經濟等熱點話題,2020年兩道題目均圍繞社會時政熱點命題。題目特點如下:
1.緊扣時代主題,突出政治素養。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在新時代的重大方針政策進行命題,政治素養要求高,如重點考查了綠色發展、民生收入、建設高水平開放型經濟等方面的題目。
2.緊跟時事熱點,話題時效性強。緊密結合近一年或者半年的熱點現象或者政策進行命題,時政素養要求高,曾考查瞭如垃圾分類、6億人月收入僅1000元、中國優秀企業走出國門等熱門話題。
考生問題 - 1、不瞭解。一是缺乏學習意識,很少關注熱點話題;二是熱點知識體系龐雜、內容繁多,不知“該看什麼”;三是缺乏學習方法,不知該“從哪兒看”。
- 2、記不住。在生活中淺表化地閲讀手機資訊,對熱點事件的政策背景、事件脈絡、深層原因等,一知半解、不成體系,難以將碎片信息為己所用。
- 3、用不好。部分考生在積累了一定的熱點知識後,雖有想法,但不會説;或者能説一兩句話,但空“扣帽子”,不夠扣題,顯得生硬彆扭。
中公解決方案 - 1、補充知識,拓展視野。通過早訓資料、晚訓專題、中公開學APP推送等,提供“經濟”“疫情”等專題熱點資料,提高時政熱點敏感度,積累亮點詞句。
- 2、精闢講解,深挖細節。設置熱點專項講練課程,梳理2020熱點知識,幫助考生了解最新熱點。系統講解“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生態、民生”熱點知識,深挖內在邏輯,真正弄透核心知識,提升時政素養。
- 3、互動學習,博採眾長。設置熱點分享環節,採取小組學習形式,每位學員以命題人視角,圍繞熱點選取話題、設計題目、分享觀點、小組探討、教師點評。在互動學習中,激發考生思考力,激發團隊活力,幫助學員打開思維,博採眾長。
03重實務性
在結構化題目中,事務處理類的題目也是考查重點,此類題目往往具有以下兩方面特點:
1.題目情境性強。在題目設計中,常以證監會工作實務中面臨的矛盾問題為背景,將考生角色限定為證監會工作人員,要求考生聯繫實際作答,題目情境性強。
2.注重解決問題的能力。在命題角度上,重視考查實際工作中碰到的業務問題和人際問題,注重考查學生解決工作實際問題的能力。
考生問題 - 1、缺乏工作閲歷,答題偏理想化。考生往往無證監會工作經驗,不瞭解證監會的工作流程、業務標準等,按自身經驗答題時,難免脱離實際,可操作性弱。
- 2、缺乏角色認同,答題無針對性。認為按照一般公務員角色回答就可以解決問題,實則未能凸顯證監會工作人員角色,僅僅回答了皮毛,未能結合證監會工作特性作答,難以獲得高分。
中公解決方案 - 1、巧借經驗,舉一反三。基礎理論階段補充證監會的崗位職能、業務流程、工作要求,分享日常工作中突發問題、人際問題的應對技巧,幫助考生積累工作實務經驗。
- 2、補充實務,拓寬視野。增設證監會新聞發佈會中的答記者問、證監會相關法律法規、常見工作案例等,幫助考生拓寬對證監會日常工作實務的瞭解。
- 3、強化訓練,融會貫通。在《習題集》《模擬題》中,增設證監會工作實務類題目,通過考場模擬、小組對答、教師點撥、早訓背誦等方式,知曉工作實務,熟悉工作流程,提高答題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。
04強專業性
財金類、會計類、法律類、計算機類四類考生在面試時,分別考查四類專業題目,專業性極強。考題呈現出客觀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的特點。具體表現為:
1.專業題的考查具有客觀性。部分題目是直接考查考生專業知識掌握程度,以簡答題為主,記憶難度大。
2.專業題的考查具有靈活性。部分題目會結合專業知識對熱點現象進行分析,以論述題為主,知識運用能力要求高。
考生問題 - 1、抓不準。專業參考書目眾多、考點繁雜,複習沒有方向,抓不住重點,無從下手。
- 2、記不住。知識龐雜,內容枯燥,難以記憶,或者短時間內記住後,不久變得模稜兩可,甚至遺忘。
- 3、不會用。不知該如何將專業知識點與時代背景、社會熱點或單位工作相結合進行分析,缺乏實際運用的能力。
中公解決方案 - 1、精講細講,系統梳理。按財金類、會計類、法律類、計算機類分別開課,由專業教師授課,梳理知識體系,摘出專業重點,結合專業預測題目,精闢講解,講練結合,弄懂弄透。
- 2、巧思巧記,鞏固重點。一是授課中教師會結合社會熱點,生動講解背後專業知識,將枯燥知識變得鮮活,理解後記憶;二是教師會分享記憶技巧,讓龐雜知識“有章可循”,靈活記憶;三是藉助早讀和晚訓,按記憶規律,循環背誦專業重點知識,強化記憶。
- 3、勤學勤練,學以致用。在基礎理論階段,熟練掌握解題思路,積累專業知識;在專業題目講練階段,將知識點用於作答,學以致用;在全真模擬階段,強化知識運用,應對知識點的多種考法,舉一反三。
05顯個性化
從2013年起,大部分考生在回答完題本問題後,會有隨機追問,追問側重個人經歷、家庭狀況、求職動機、專業知識以及面試相關的其他問題,題目個性化較強。2020年證監會面試中,大部分考生有被追問。
考生問題 - 1、不瞭解追問意圖。面試時,不瞭解追問的用意,為了避免冷場的尷尬,盲目作答,文不對題。
- 2、答案缺乏有效性。有些追問看似簡單,但卻未能摸透背後的考點,答案空洞泛泛,缺乏細節,未能圍繞核心考點有效作答。
- 3、答案缺乏個性化。追問常涉及考生個人經歷、家庭狀況、求職動機等話題,考生雖有話説,但卻往往隨大流、無個性特色。
中公解決方案 - 1、分析本質,掌握意圖。理論授課時,系統講解追問的常見題型、題目考點、作答方法,幫助考生明白考官的出題意圖、追問本質,系統的理解追問。
- 2、突擊追問,系統強化。練習階段,藉助追問專題訓練、全真模擬等課程,圍繞考生答案,開展小組突擊追問、教師個性化追問。通過系統練習,逐步提高考生的隨機應變能力,提高作答的有效性。
- 3、因人而異,深挖簡歷。一是設置簡歷一對一修改環節,深入瞭解學員經歷,針對性修改;二是設置簡歷提問訓練,結合考生特點,個性化追問,幫助考生做足準備;三是模擬環節增設追問,通過教師個性化點評,啓發考生挖掘自身經歷,打磨獨特閃光點。
解決證監會面試難題>